糖尿病,易发生肺结核或加重结核病,你知道它的三个治疗措施吗?
40~60岁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高峰期。两病并存时的肺结核起病较急,且进展快,与肺炎或肺化脓症相似。84%的患者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多为浸润型肺结核。
与单纯肺结核比较,有病变广泛、渗出,干酪病灶多、空洞多、排菌多、病灶播散多、复治病例多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有16%一20%的病例可发生于非结核病好发部位,如上叶前段、中叶(舌叶)或下叶。因此,常需与各种病原所致的肺部感染相鉴别。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肺结核或加重结核病
首先是糖尿病人糖、蛋白、脂肪代谢紊乱,营养不良,抗体减少,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巨噬细胞功能减退,使结核感染者易发病,亦可使结核病恶化。
第二点血糖及组织内含糖高,为结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点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三酰甘油增多,后者有利于结核菌生长繁殖,高胆固醇也可刺激结核菌生长。
第四点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受损,转化维生素A功能障碍,使维生素A缺乏,引起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结核感染。
第五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影响组织抵抗力减退,也有利于结核菌的繁殖。
肺结核主要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从而使隐性糖尿病发展为临床糖尿病、加重糖尿病或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要注意什么呢?
1.积极控制血糖:除通过饮食适度控制、运动疗法外,可使用降糖药及胰岛素,但由于两病合并时肺结核多较重,建议胰岛素降糖较好。
2.由于抗结核药及感染可影响血糖的波动,因此早期抗结核治疗时应注意监测血糖,逐渐把血糖控制稳定。
3.治疗过程中由于抗结核药的胃肠反应等,患者饮食不佳,可能导致低血糖甚至低血糖休克,危及生命,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若出现头晕、乏力、烦躁、出汗、心慌等,要高度警惕。
4.要注意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5.定期监测视力、肝肾功能等,注意有无周围神经的损害。
6.抗结核的疗程要相对延长,初治肺结核1年甚至更长,若血糖控制不好,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也较差。
7.止血、抗痨、降糖需同步进行,因这些问题互相影响,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控制比较好。降糖可采用胰岛素治疗,具体用量可就诊时请医师调整,切莫耽误。
此外,不要因为血糖高就任意限制患者的营养摄入,要鼓励患者进食,对于可口的食物,可放宽些,也可以搭配日本的高纤维值膳食纤维,争取用非药物的物理方法稳定血糖,尽快恢复患者的抵抗力。另外,应尽量卧床,在床上或床边大小便,减少消耗。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三种治疗措施
1.肺结核经过积极的正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糖尿病与肺结核治疗疗程目前多选择1年以上的长程抗结核治疗。良好地控制血糖及早期规律抗结核治疗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
关键是抗结核治疗一定要正规,就是要“早期、规律、适量、长程、联用”。
2.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放宽饮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饮食比单纯糖尿病患者要宽,在满足总热量恒定条件下,采用高纤维素、中蛋白、中脂肪饮食。其原因是两病均为慢性消耗性疾病,饮食控制过严,机体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肺结核的恢复。
另外,糖尿病患者给高纤维素饮食,是因为机体吸收纤维素后,可延缓食物中糖的吸收,使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减少,同时纤维素还与胆汁酸结合,增加大便中胆盐排出,使血清胆固醇浓度降低,从而预防和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有利于糖尿病与肺结核的恢复。
3.血糖一定要积极控制,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治疗。通过积极地进行糖尿病治疗能够预防糖尿病与肺结核两种疾病相结合的情况发生,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多做一些适量的运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人们一定不要忽视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对于糖尿病与肺结核的预防作用。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预后如何
目前认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预后首先取决于糖尿病是否被控制;其次,取决于结核病的轻重程度、患者体质强弱,以及治疗迟早。
如果糖尿病已被控制,结核病不太严重,早期能积极治疗,则预后良好。否则,如果糖尿病控制不理想,即使结三板较轻微,病变进展恶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如果肺结核已很严重,即使糖尿病已被控制,则预后仍然较差。
此外,预后还取决于酮症发生与否。年轻、体重轻、糖尿病未被控制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结核病易发生、发展,病情难以控制,则预后不佳。一般而言,已被控制的糖尿病者,用药物治疗肺结核,效果与常人无异。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内容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