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面前无老少,收藏这份心梗知识宝典!
2.9亿!这是《中国心脏血管病报告2017》报告中的数字。

这么多名人都是死于心肌梗死,可见心梗的危险是非常大的,死亡率很高,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心梗,应该怎么救治才能免于死亡。
心梗的全称是心肌梗死,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冠心病,在心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寒冷,疲劳,熬夜,饮酒等因素的刺激之下,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肌坏死,其并发症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猛增。
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减少,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
4、便秘,尤其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者并非少见。
5、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能触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导致持续的心肌缺血,促发心肌梗死。
6、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
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黄金一小时”,肯定很多家人们也听说过。“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这样的形容再合适不过。
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但遗憾的是,有一半患者因为自身或家属的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时机。
若身边无救助者,患者本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援到来之前,可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这是有效的自救方法。作为家属,如果发现家人突发心肌梗死,应该保持镇定,果断急救:
拨打120: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镇静: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片让病人含化。同时口服1-2片安定片,使病人镇静下来。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人工呼吸: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心情要开朗,情绪要稳定、乐观,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生活事件的不良刺激,少生气,不发火,避免过度情绪波动;
生活有规律,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文武之道,张弛有度。参加会议、工作、学习、看电视、下棋、打扑克、玩麻将、聊天等时间均不宜过长;
饮食要均衡、多样化,最好米面杂粮掺杂着吃,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类油脂、蔗糖、奶油,特别是动物内脏、海鲜,戒烟,勿饮烈性酒;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体育锻炼,包括游泳、爬山、打球,如果身体素质稍差,可考虑进行一些和缓的活动,如保健操、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等,关键在于因人制宜,不要超负荷运动;
定期体检,注意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和心电图;
平时特别是清晨与夜间,尤其是饱餐后或者活动时,突然出现胸闷、憋气、胸前区疼痛、大汗淋漓、头晕等症状,均应及早就医检查。